【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】
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吗?在秦皇岛市昌黎县的五峰山上,有一座韩文公祠。1919年的夏天,一位身着长衫的先生常常在这里奋笔疾书到深夜。他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……”7月2日,市新世纪高级中学阶梯教室里,校党总支书记王景琦正在给业余团校的学员们讲授主题团课——《铁肩担道义 青春勇担当》。
这节以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为线索的主题团课,让前来听课的校团委副书记张楠深受触动:“王书记把课程讲‘活’了,学员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光。”
1992年大学毕业后,王景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思政课教师。2000年,她通过人才引进来到秦皇岛工作,先后在市第三中学担任思政课教师、班主任、副校长,后任副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,现任市新世纪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。鬓角的几缕银丝,见证了她30余年的教育热忱和辛勤付出。
在王景琦办公桌的玻璃板下,压着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工整地写着“教育是点燃心灯的事业”。这是王景琦刚参加工作时写下的座右铭,也是她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教育热土的信念。
下午4点是党员先锋岗的上岗时间,王景琦常常提前到岗等候前来“聊天”的学生们,帮助他们答疑解惑,纾困解压。在王景琦的倡议下,每个年级都设立了党员先锋岗,课余时间总会有学生围在党员先锋岗周围,与“岗”上的老师或问问弄不懂的知识点,或说说心里话,或聊聊同学间的一些事……党员先锋岗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。一名党员教师在活动日志上写道:“作为一名高三年级的党员教师,能在党员先锋岗陪伴学生冲刺高考,更能凸显一名党员的价值与意义。”
每周五下午是学生放假回家的时候,却也是王景琦和党员志愿者们不敢松懈的时候。市新世纪高中是一所拥有2000余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,每周放假时间段陡增的车流,对学校门前交通秩序和公交运力来说是一个考验。为了保障学生乘车安全,帮助学生解决回家乘车难题,王景琦发起“回家周暖心志愿服务行动”。她带头与党员志愿者一同穿上红马甲,到校门口疏导交通、维持秩序,到公交站点帮助学生提运行李,组织学生文明乘车。活动开展3年以来,党员累计参与千余人次,服务学生超过10万人次。无论寒冬酷暑,无论刮风下雨,一个个“红马甲”已成为校门外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星期四下午是学生社团活动时间,报告厅的舞台上,几位青涩的“话剧演员”正一遍遍练习着自己的语气和表情。他们是“新青年”学生戏剧社的演员,正在抓紧排练红色舞台剧《觉醒年代》。为了创新丰富党课教育新形式,传承文化经典,赓续红色基因,王景琦先后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了根据经典作品改编的舞台剧《烈火中永生》和《觉醒年代》。这些让师生化身为历史风云人物的体验式教学,令师生感受深刻,感悟颇多。受此影响,有的学生克服了在公众场合讲话时的紧张和不自然的小动作,有的学生爱上了历史爱上了阅读,有的学生明确表示一定要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……王景琦说:“思政课不能只在黑板前讲,得让学生们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,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心里有火、眼里有光、有责任、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。”
多年来,王景琦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,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,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,得到了师生、家长和同仁的广泛认可。参加工作以来,她先后获得河北省千名好支书、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、河北省第六批骨干校长、河北省优秀志愿者、秦皇岛市优秀党务工作者、秦皇岛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。
7月3日晚上9点,校园微风习习,蝉鸣和蛙声此起彼伏,衬托出夏夜校园的宁静祥和。王景琦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,她正在为红色舞台剧学生版《觉醒年代》修改和审校台词。这位扎根教育30余年的老党员,用她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,用她的初心与仁心点亮更多青春的理想之光。
来源:秦皇岛日报
nerror="javascript:this.style.opacity = 0;" src="https://sicmodule.kub2b.com/file/upload/202507/26/210205392.jpg" alt="" />